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八十三章风向暗变 (第5/6页)
巷议亦可常听闻百姓争论刘豫章和刘南平孰高孰低。身在西州城中的刘裕,对这些风吹草动看在眼中、记在心里、烂在肚子里。 刘裕来京中任扬州刺史,便住进了西州城的扬州刺史府,他是录尚书 事、侍中、中军将军、扬州刺史,开府如同三司,大部分朝政西州城刺史府中决定。西州城驻有北府精兵二千,在刘穆之的建议下,刘裕每次前往东堂议事都会带上百名护卫。 至于建康城中的车骑将军府刘裕奏请琅琊王收回,琅琊王没有同意,笑称如果议政过晚城门关闭,刘豫章好有个落脚之处。 刘穆之亦劝刘裕道:“当年司马元显执政,因夜开六门遭御史中丞江绩弹劾,主公若不想多事,在京中确实应设个住处,以后各地的旧部进京朝觐,也有个落脚之地。” 刘裕于是让中军长史徐羡之住入将军府,中军将军府的文武多居此办差,每隔几日刘裕入住将军府理事。 徐羡之之侄徐逵之娶刘裕长女刘兴弟为妻,在中军府任参将,夫妻两人亦在府中居住。刘裕妻兄臧焘为中军参军事,也住在将军府中。 西州城,因在台城之西,扬州刺史治所而得名。西州城呈方形,每面城墙里半,城内是扬州刺史府的官衙和兵营,若遇战时,西州城和东府城便是置兵镇守,成为建康城南面的护城。 历任扬州刺史都是朝堂重臣,不乏喜好奢华之人,府衙修建得威严气派,府中前高耸着两座阙楼,中间的阙道直通高台上的刺史府,府门前两排兵丁按刀而立,威猛雄壮。 衙内建筑林立,官署庄严厚重,望楼挺拔修长,院墙将前署后宅分隔开来。后宅 与官署的厚重不同,红柱白墙、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